伊人快评:我看“青山”多壮美 “不”着笔“墨”四时新——评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
编者按:
34集生态文明题材电视剧《青山不墨》正在央视热播,以其精彩纷呈的紧凑剧情、宏阔真实的历史场景、浓烈质朴的东北风情展现了黑龙江伊春林业工人与大山同悲欢、与共和国共成长
34集生态文明题材电视剧《青山不墨》正在央视热播,以其精彩纷呈的紧凑剧情、宏阔真实的历史场景、浓烈质朴的东北风情展现了黑龙江伊春林业工人与大山同悲欢、与共和国共成长的壮美画卷,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热烈话题。
作为在黑龙江八面通林区长大、在伊春林区工作生活的我来说,观看这部剧另有一种别样而独特的感受,剧中的场景如同儿时的往事一般一幕幕扑面而来。让我觉得,剧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是我童年记忆里的父辈们,他们的生产生活场景都是我儿时见过听过感受过的……因此,倍觉真实亲切,感慨良多,我想谈谈对这部剧的认识和感受,这既是对开发建设黑龙江林区的“奠基者”“开拓者”们一种从心底生发出的致敬,也是作为后学晚辈对前辈们付出鲜血与生命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一种从心底生发出的感恩。
塑造人物,复现历史,是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的艺术追求。这部剧的导演李文岐是黑龙江哈尔滨人,先后执导过《雪城》《东北抗日联军》《赵尚志》等多部以东北、尤其是以黑龙江为背景的影视剧,他对“黑龙江故事”有着来自骨子里的熟稔把握和独到理解。这部剧的编剧是伊春籍的本土作家,他们生在林区长在林区,他们有着与一线林业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宝贵生活经历,他们对林区干部职工70多年来坚守初心、甘于奉献、勇于探索、浴火涅槃的奋斗历程最熟悉,他们写的就是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剧中主要人物马永祥、郑毅、华青以及在后期出场的育林模范群体不仅有史实基础,且都是有所本的,他们的真实原型分别是老一辈林业工作中的林业英雄马永顺、全国劳模张子良、孙海军等。担纲这部剧的演职人员亦可谓是阵容强大,他们中的很多都是有着丰富表演经验和高超表演技巧的“老戏骨”,为了尽可能地贴近角色真实状态,塑造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他们通过视频材料和采访记录,每天利用拍摄闲暇时间,反复练习,模仿其表情神态、语言节奏和肢体特点,从而形成了人物惯性思维和肌肉记忆,身心均最大限度地进入人物,进而与人物合二为一。导演的“黑龙江经历”,编剧们的“伊春情结”,演员们的“忘情投入”,加上故事发生地即是拍摄地的真山真水、真人真事一同建构起了作品的真实性。现代文艺理论认为,真实性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生命。当然了,我们并不排除文本创作者、影视创作者服从服务于剧情需要的合理想象和艺术加工,这些想象和加工不仅补充了历史记忆的断层,也让故事有了连续性、戏剧性,但这些都建立在“合理”的前提之下。法国思想家、作家蒙田在《论想象的力量》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说:“强劲的想象产生真实”。所以,我们可以说《青山不墨》做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描写的是伊春人儿,叙述的是伊春事儿,拍摄的是伊春景儿,在此基础上,剧作对于林区历史的复现,典型人物的塑造,无疑都取得了成功。
粗犷豪放,敦厚淳朴,是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的美学特征。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融会吸收西方美学崇高论和中国古典美学阴阳刚柔说,提出:“美之为物有两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 窃以为,电视剧《青山不墨》虽然也展现了儿女情长,也有如涓涓细流般的日常生活,这些固然可以归之为“优美”的范畴,但更多的是展现林业工人顶风冒雪、爬冰卧雪的无畏,是开天辟地、战天斗地的雄心,是壮怀激烈、赤诚奉献的豪情,是如石油工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一样的壮志,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气壮山河的“壮美”。“壮美”是这部剧显在的突出美学特征。当年,林业工人们进山作业时,雪深林密,无路可循,每次进山都很不容易,经常要在山上连续干上三五天。为了御寒,工人们会在用过的空油桶中装上木柴,烧火取暖;饿了,就在火上烤热干粮吃。他们吃的是大饼子、高粱米、黄豆汤,住的则是地窨子、茅草屋。他们发扬“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的无畏精神,按时保质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生产任务。林业工人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为祖国建设提供优质木材的共同理想,投身到小兴安岭伊春火热的开发建设之中,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俗语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看来,这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了一方人,更涵育了这一方人的精神品格,八百里小兴安岭赋予了几代林业工人粗犷豪放、敦厚淳朴的性格。文艺是塑造人的,《青山不墨》对人物的成功塑造,让林业工人的性格成为了这部剧另外一个显在的突出美学特征。
爱国创业,创新奉献,是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的精神内核。以伊春林区为代表的黑龙江林区开发建设之初,环境十分艰苦恶劣,八百里小兴安岭荒芜人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处女地”。伊春在1946年解放后,先后有几批重要力量参与到伊春林区的开发建设。1948年11月,由汤原、勃利等5县农民工1万余人携7000多牛马套子进驻伊春林区,在冰天雪地中拉开了伊春林区开发建设的序幕。1949年,从全国各地选调的3000多名技术人员来到伊春,木材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1952年9月,7000余名官兵开赴小兴安岭,参加林区开发建设,改番号为“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三师”。1954年5月,部队集体转业,他们与其他林业职工一道,为伊春林区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自1948年开发建设以来,伊春林区累计为国家建设生产优质木材2.7亿立方米,上缴利税、育林基金70亿元,相当于国家同期预算内投资的5倍,同时形成统配材差价300亿元,对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人曾做过计算,如果把伊春林区前50年生产的木材,装入每节长15米、容积50立方米的火车车厢,可装满480万节,这些车厢连接起来的长度达到7.2万千米,可以沿赤道绕地球1.8圈;而如果把那一棵棵原木连接起来,可以从地球到月球往返6.5次。伊春林区为祖国建设发展提供的优质木材是一代又一代林业工人“献完青春献子孙”“爱国、创业、创新、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汗水结晶,《青山不墨》中几位主要人物就是几代林业工人的杰出代表,林业工人们的精神正是这部剧作的精神内核。窃以为,《青山不墨》所展现的林业战线的“马永顺精神”与农垦战线的“北大荒精神”、工业战线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起构建了新中国成立后,推动黑龙江人民生产建设的“三驾马车”,一起构筑了黑龙江人精神谱系的“骨骼框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由是观之,可以说,林区的历史是由林业工人创造的。列宁同志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不能忘记历史”。前人肇始,后继不衰。我想,通过这部剧,我们不仅要铭记林区开发建设的历史,铭记林区几代儿女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使命,铭记马永顺、张子良、孙海军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更要牢记成千上万参与林区开发建设的那些无名英雄的历史功绩,而且要努力从开发建设的历史中汲取丰富营养,把“爱国、创业、创新、奉献”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好发扬好,努力为其增添新色彩、丰富新内涵,自觉为“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奉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可以断言,《青山不墨》这部剧作,注定会因其独特的艺术追求、美学特征、精神内核,而在中国影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观看《青山不墨》让我心潮澎湃,思绪此起彼伏,一句话在我的脑海中不停地闪现——“逝去的是时光,永驻的是精神;重现的是历史,重温的是初心。”我再看那些巍峨的群山时,我觉得那一座座山是有魂魄的;我再看那些挺立的红松时,我觉得那一棵棵树是有魂魄的,她们格外生动,她们格外鲜活……那些原本响彻在群山之间的嘹亮的“顺山倒、横山倒”等喊山号子、伐木号子,渐行渐远,渐行渐无,取而代之的是,如洪钟大吕一般的“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作者单位: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三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三农”工作和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强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22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包括总则、基本要素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应用赋能、产业治理与安全、附则等六章共七十二条,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9月15日至21日,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安徽合肥举办,80余场双创活动密集举行,近400名创业创新代表云集合肥共襄盛举,近2500万人踊跃参与主会场线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交会对接到空间站建造……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中国航天的高度不断被刷新,距离梦想的目标不断接近。
站在溪水林场东北侧的柏油路上远望,蓝天白云下,道路两侧一栋栋大棚整齐排列,甚是壮观。南侧是木耳大棚,劳作的人们忙着从菌袋上摘木耳;北侧是果蔬示范园,几名工人正把刚摘的油豆角装上车。
“女性参与科学研究,是其发挥自身潜能、影响世界发展进步的重要渠道。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女性仅占全球科研人员的33%,年轻的女性科研人员面临基于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多重挑战。
中国科研人员揭示全球尺度上叶片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对叶片影响。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植物碳获取、水分传递、养分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全球叶片功能性状样点分布。
在中国电科38所的空天信息产业展区,一颗蓝色的地球模型静静立在展台上,不远处,“巢湖一号”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模型正在观测着“地球”。”从“上天探海”的卫星,到元宇宙中的虚拟现实,再到被称为人类科学“终极疆域”的脑科学、类脑技术,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让不少参观者直呼“过瘾”。
通过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推动中小企业拥抱数字化、主动转型,进一步向‘专精特新’行列迈进。
9月16日至20日,以“硬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
英国科学家团队展示了一组受动物启发的飞行机器人,可以在飞行中建造3D打印结构。
9月15日一大早,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茶农邓小妹背起竹篓,戴上帽子,前往不远处的茶园采茶。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在五指山市,除了茶叶产业,雪茄烟叶种植产业也开始逐渐发力。
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王海东指出,接下来将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
6600万年前,雄霸地球的恐龙消失了。王强说:“年代学结果显示,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分布的时限是6824万年到6638万年前,表明山阳盆地内的恐龙多样性在其灭绝前的约200万年间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这真应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同学们给邓秀新院士起的绰号——“邓布利多校长”,在他的手中,柑橘就像变魔法的道具,变幻无穷。
10年来,我国新增15项世界遗产,6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名册,6项文献遗产列入《世界记忆名录》,15处地质公园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5个生物圈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