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了原来“四季”还有这个说法!
编者按:
《礼记孔子闲居》有云: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原来四季在古代称之为四时!古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是,民俗以太阳位置定时,日出为早阳,日午为正阳,日落为夕阳,夜深为半
《礼记·孔子闲居》有云:“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原来四季在古代称之为四时!古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是,民俗以太阳位置定时,日出为早阳,日午为正阳,日落为夕阳,夜深为半夜,谓之四时。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生产初期,先民为把握农时,便以日之四时对应于年的四时,谓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禹建寅,宗伏羲”,产生了“启闭”四立,四季概念完整形成,这就是四季谓四时之由来。
说到四季,古诗词里的描写灿若星河,你知道的又有哪些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兰时指春日。《文选·陆机之十一》:“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李周翰注:“兰时,春时。”
释义:风和日丽之时在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释义: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释义: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万紫千红竞相展示美丽芳菲。杨花榆荚没有这种才华情思,只懂得像漫天白雪四处纷飞。
炎序指炎夏季节。唐玄宗 《释放流徒等罪诏》:况麦风炎序,梅律敲辰,言念狴牢,情深恻隐。
释义: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释义: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敞开衣服悠然自得的呆在苍翠树林中。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披散着头发,任由松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释义: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打开房门在月下稍微站一会。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有阵阵凉意袭来,但并不是风。
素商是一种对秋天的雅称。元朝马祖常《秋夜》诗曰:“素商凄清扬威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释义: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释义: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里传来喧闹声,知是少女洗衣归来,莲叶轻摇知是上游荡下轻舟。任凭春天的花草消失,眼前的秋景足以让我流连久居。
释义: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玄英也指冬天。《尔雅·释天》:“冬为玄英。”邢昺疏:“言冬之气和则黑而清英也。”
释义: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仍然有春天的盛貌。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作为太守的我被公务缠身,没有进入酒家的理由。
释义: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释义: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